1月27日,第三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八届校园迎新春晚会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学院选送的古筝合奏《战台风》获得金奖。
1月29日,学院工会被重庆市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光荣称号。
1月27日,学院在江东校区学术报告厅召开第一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98人参加会议。大会共收到提案16件,其中涉及管理方面的提案有4件、教学方面的提案2件、财务方面的提案4件及教职工福利方面的提案6件。大会审议并通过了《2006年学校工作报告》、《长江师范学院2006年财务工作报告》、《长江师范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办法》(试行)和《构建和谐校园倡议书》。
3月8日,美中友好志愿者协会项目培训官Shirley Hinrichs和医疗官Joanne Polka,在项目经理彭传忠女士的陪同下来学院检查工作。
3月15日,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两江潮”正式开通。
3月20日,学院获“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4月19日,学院第四届田径运动会同时在江东校区和李渡校区拉开帷幕。
5月28日,学院第一届教职工趣味体育运动会在江东校区田径运动场隆重举行。
6月5日,学院主办的《三峡教育论坛》被评为重庆市“优秀连续性内部资料”。
6月17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民与姜磊在重庆市教委学生处处长张力、副处长奚弟超、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文厚润的陪同下,到学院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
6月18日,学院与泰国38所皇家师范大学签订了合作与交流协议,双方同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教师培养、学生培养、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互换及其他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活动。
6月27日,学院2007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分别在李渡校区田径场和江东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本届学生先后有385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50余人考上了研究生,有76人通过公务员考试并录用,32人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毕业生,311人被评为院级优秀毕业生。
7月1日,学院青年教师黄东梅被正式录取为2007学年国家公派出国汉语教师。这是学院第一位被国家录取的公派汉语教师,她将赴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从事两年的汉语教学工作。
7月2日,学院被评为“重庆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
7月4日,学院被评为“重庆市高校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7月18日,学院2004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吴南同学被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为飞行学生,这是有关单位首次到院开展招飞工作。
7月25日,《光明日报》第五版以《重庆:暴雨洪灾见真情》为题,全面报道了重庆各界抗洪救灾的英勇事迹。文中对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抗洪救灾突击队的事迹以图、文方式进行了报道。
9月4日,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渝教语[2007]11号)文件通知,学院被认定为“重庆市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10月22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汇报会在李渡校区音乐厅隆重举行。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学斯主持。教育部赴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笪佐领教授,专家组副组长、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钟仕伦教授一行9人,市政府副市长谭栖伟,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涪陵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相关领导及党委书记王久渊教授、院长戴伟教授出席了会议。市政府副市长谭栖伟、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教育部专家组组长笪佐领教授、党委书记王久渊在汇报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10月26日,教育部赴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召开会议,向学院反馈考察评估意见。
11月9日,学院申报的“重庆市普通中小学教师市级培训基地”、“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市级培训基地”和“重庆市幼儿教师市级培训基地”通过市教委专家组评估验收。
11月26日,学院在音乐厅召开干部大会,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并就评估整改工作进行动员。
11月28日,学院在李渡校区举行2008届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月启动仪式暨涪陵区师范类专场招聘会,院长戴伟,涪陵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事局局长李昌健,区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陈斌,教育工委副书记彭佩等出席了仪式。 12月5日,学院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表彰(中青联发[2007]45号)为“200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12月7日,学院在李渡校区音乐厅举行“颂歌献给十七大——长江师范学院2007年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合唱比赛”。